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法律知识 > 违法征拆 > 强制拆迁

暴力强拆致财产损失,当事人如何依法索赔?

更新时间:20 小时前阅读: 京云律师事务所

2025年6月,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一起行政赔偿案作出终审判决:某区政府因违法强拆企业厂房,需赔偿450万元。这一案例折射出暴力拆迁中财产损失索赔的法治路径。本文结合最新案例与法律条文,解析当事人如何通过法律武器维护权益。

案例分析:从“强拆”到“天价赔偿”的法治转折

2021年4月,河南开封某公司厂房在未达成补偿协议的情况下遭区政府强制拆除。企业随即委托律师提起诉讼,要求确认强拆违法并索赔450万元。一审法院仅支持150万元赔偿,双方上诉后,二审法院调整赔偿金额至450万元。

胜诉关键:

违法性确认:区政府未签订补偿协议即强拆,违反《土地管理法》“先补偿、后拆迁”原则;

证据固定:企业提前委托评估机构出具430万元损失报告,区政府未在指定期限内申请重新评估,需承担举证不利责任;

全面赔偿:法院支持停产停业损失及利息,彰显对市场主体权益的保护。

此案表明,即使面对行政机关,当事人通过及时取证、主张合法权益,仍可获得全额赔偿。

法律依据:赔偿标准与刑事追责

国家赔偿范围

根据《国家赔偿法》第三十六条,违法强拆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应全额赔偿,包括:

房屋价值:按市场价或评估价计算(河南案例采用评估报告);

停产停业损失:参照企业前三年平均利润(案例中支持20万元);

利息:以赔偿金为本金,按同期LPR计算至实际支付日。

刑事责任衔接

若强拆涉及故意毁坏财物,可依据《刑法》第二百七十五条追究刑事责任:

损失超5000元或三次以上毁坏的,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;

数额超5万元或情节严重的,处3-7年有期徒刑。

例如,密山开发商员工强拆房屋造成16.8万元损失,主犯被判刑6年6个月。

专家建议:三步走维权策略

证据保全:强拆时录像取证,保留房屋权属证明、设备清单及评估报告;

行政救济:60日内向上级政府申请行政复议,或直接提起行政诉讼确认强拆违法;

赔偿主张:在法院判决强拆违法后,申请国家赔偿,主张房屋价值、停产损失及利息。

免责声明: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立即联系网站管理员,我们会给与以更改或者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
律师咨询电话:151-0115-1037

全国免费咨询电话:

400-8816-088

问题反馈:guojunping@jingyunlawyer.com

服务时间:周一至周日9:00-21:00

联系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1座4层

律师微信

扫描二维码

随时咨询法律问题

备案号:京ICP备15019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