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州市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,农村房屋拆迁补偿政策注重平衡公共利益与农民权益。2025年,徐州市依据《徐州市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》及《江苏省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》,对补偿标准进行了细化。本文从补偿方式、案例分析及法律保障角度,解析徐州农村拆迁政策。
一、补偿方式的多元化选择
徐州市农村房屋拆迁补偿提供两种主要方式:
货币补偿:
房屋价值按重置成新价评估,土地补偿按区片综合地价执行。例如,铜山区农用地补偿标准为5.8万元/亩。
产权调换:
按“拆一还一”原则提供安置房,超出面积部分按市场价结算。
政策创新:
被征地农民可选择“货币+社保”组合补偿,社保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500元;
16周岁以下人员不纳入社保,但可一次性领取安置补助费。
二、典型案例与补偿计算
案例1:睢宁县某村成片开发项目
征收土地:12.1064公顷(含耕地11.6670公顷);
补偿标准:农用地5.8万元/亩;
安置人口:20人。
补偿明细:
土地补偿费:12.1064公顷×15亩/公顷×5.8万元/亩=1053.26万元;
安置补助费:20人×3.6万元/人=72万元;
青苗补偿:11.6670公顷×15亩/公顷×0.2万元/亩=35万元。
总补偿额:1160.26万元。
案例2:贾汪区某村企业拆迁
厂房面积:500平方米;
停产停业损失:前三年平均年利润50万元,停业期12个月。
补偿额:50万元。
三、法律保障与争议解决
补偿方案公示与听证:
依据《徐州市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》,补偿方案需公示30日,过半数村民反对时可启动听证程序。
社保资金监管:
被征地农民社保资金实行专户管理,定期公示使用情况,接受审计监督。
行政诉讼要点:
法院在审理拆迁纠纷时,重点审查补偿方案是否符合“不低于类似房地产市场价”的标准,以及是否履行了法定程序。
结语
徐州房屋拆迁政策,既体现了国家法律框架的统一性,又结合了地方实际需求。被拆迁户在维护权益时,需重点关注评估程序合法性、补偿标准透明度及救济途径有效性,通过法律手段实现公平补偿。
免责声明: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立即联系网站管理员,我们会给与以更改或者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
律师咨询电话:151-0115-1037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