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,北京朝阳区某回迁房项目引发纠纷:业主李某在未取得房产证的情况下,以280万元将房屋卖给张某,双方签订《房屋转让协议》。后因房价上涨,李某反悔并主张协议无效。此类案件暴露出回迁房交易的三大风险:产权不明、政策限制、履行障碍。法律如何界定此类协议的效力?
一、协议效力的认定标准
根据《民法典》第143条,有效合同需满足三项条件:
行为人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;
意思表示真实;
不违反法律、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。
案例分析:
有效案例:2025年济南中院判决的案例中,回迁房业主已取得房产证,买卖双方签订的协议被认定有效,法院判决业主协助办理过户;
无效案例:2024年成都武侯区法院判决的案例中,业主未取得房产证且房屋属“限售期”内,协议因违反《城市房地产管理法》第38条被认定无效,购房者仅获赔装修损失。
关键区分点:
已取证房屋:协议有效,但需办理网签备案防止“一房二卖”;
未取证房屋:协议效力存疑,可能因“违反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”被认定无效。
二、高风险交易场景
产权共有人未同意:若房屋属夫妻共有或家庭共有,单方签署协议可能被撤销;
政策限制交易:部分城市规定回迁房需满5年方可上市,提前交易可能面临行政处罚;
开发商配合障碍:未取证房屋需开发商协助办理初始登记,若开发商破产或失联,过户将无法完成。
三、风险防控四步法
步骤1:产权核查
要求业主出示《拆迁补偿协议》、选房确认书等原始材料;
通过当地不动产登记中心查询房屋权属状态。
步骤2:协议条款设计
明确“业主取得房产证后30日内办理过户”的义务;
设定高额违约金(如总房款的20%)约束双方履约。
步骤3:资金监管
将购房款存入第三方监管账户,分阶段支付:
签约时付30%;
取得房产证时付60%;
过户完成后付10%。
步骤4:法律救济准备
协议中约定仲裁条款,提高纠纷解决效率;
提前咨询律师,制定诉讼策略。
免责声明: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立即联系网站管理员,我们会给与以更改或者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
律师咨询电话:138-1029-1697
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