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法律知识 > 违法征拆 > 强制拆迁

强制拆迁维权指南:法律武器如何高效运用?

更新时间:21 小时前阅读: 京云律师事务所

近年来,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,吉林省因公共利益需要实施的房屋征收项目增多,但部分案件存在程序违法、补偿不合理等问题。2025年新修订的《吉林省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》进一步规范了征收流程,明确“先补偿后搬迁”原则,并强化了被征收人的知情权与救济权。本文结合典型案例与最新法规,解析吉林居民遭遇强拆时的维权路径。

案例聚焦:吉林市建彬牧业强制拆除纠纷

2023年,吉林市船营区某牧业公司因补偿标准争议,遭遇区政府强制拆除。企业负责人谷某彬通过行政复议确认强拆违法后,施工单位仍继续施工。谷某彬采取停车阻工方式维权,却被以破坏生产经营罪刑事拘留。2025年6月,法院经审理认定检察机关撤诉理由成立,裁定谷某彬无罪。此案凸显两大焦点:

行政复议的局限性:虽确认强拆违法,但未实质解决补偿问题;

刑事手段的滥用风险:阻工行为易被定性为犯罪,需谨慎评估法律后果。

法律依据:2025年吉林省征收维权新规

禁止断水断电等逼迁手段

根据《吉林省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》第15条,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暴力、威胁或中断供水、供电等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。违反者将依法追究责任,构成犯罪的追究刑责。

补偿标准市场化原则

条例第19条明确,被征收房屋价值由具有资质的评估机构按类似房地产市场价评估。长春市朝阳区2025年某批次征收中,住宅补偿标准达3300元/平方米,较2020年提升20%。

行政复议与诉讼衔接机制

修订后的《行政复议法》第32条要求,行政机关对复议决定需在60日内执行,否则申请人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。吉林市某案例中,被征收人通过复议确认协议无效后,直接进入执行程序。

实务建议:四步走维权策略

证据固定先行

拍摄房屋原状视频,保留产权证明、补偿协议等原件;

遭遇强拆时立即报警,要求出具书面接警记录。

行政救济优先

60日内向市政府申请行政复议(吉林市复议窗口:解放西路16号);

复议期间可申请停止执行,需提交担保或证明重大损失可能。

司法程序跟进

复议未获支持时,3个月内提起行政诉讼;

主张补偿时,可一并要求赔偿强拆造成的财物损失。

刑事风险防范

避免采取过激行为,如需阻工应通过合法途径;

遭遇错误追责时,及时申请检察院监督撤案。

结语

吉林居民面对强制拆迁时,需以证据为核心,构建“行政—司法”双重救济网络。2025年新规强化了程序正义与补偿公平,但维权者仍需警惕法律风险,优先选择专业律师协助制定策略。在法治框架内理性维权,方能实现权益最大化保护。

免责声明: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立即联系网站管理员,我们会给与以更改或者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
律师咨询电话:151-0115-1037

全国免费咨询电话:

400-8816-088

问题反馈:guojunping@jingyunlawyer.com

服务时间:周一至周日9:00-21:00

联系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1座4层

律师微信

扫描二维码

随时咨询法律问题

备案号:京ICP备15019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