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德市2025年房屋拆迁补偿政策以“区片综合地价+权益平衡”为原则,通过细化征地区片综合地价、完善安置方式、强化社会监督,推动拆迁工作依法、透明进行。本文结合具体案例与最新法规,解析宁德房屋拆迁补偿的核心规则。
一、补偿标准:征地区片综合地价为主
宁德市采用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,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按地类调整系数计算。例如,蕉城区I级征地区片综合地价167.25万元/公顷,林地地类调整系数0.45.草地0.45.城镇村及工矿用地0.1.
案例分析:
福安市某项目拟征收林地0.5公顷,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总额为37.63万元(167.25×0.5×0.45)。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按实际清点登记,果树补偿标准为5000元/亩。
法律要点:
地类认定:土地类别需以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准,防止“以低代高”压低补偿。宁德市要求地类认定需经自然资源部门现场核实。
补偿公示:补偿标准需在征收范围内公示,接受社会监督。公示期不得少于10日。
听证权利:被征收人对补偿方案有异议的,可申请听证。听证会需有被征收人代表、专家代表参加。
二、安置方式:货币补偿与就业保障结合
宁德市对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提供货币补偿、异地重建及就业保障三种方式。其中,异地重建需符合村庄规划,就业保障通过技能培训、公益岗位安置等措施实现。
案例分析:
霞浦县某村因项目建设需整体搬迁,村民可选择货币补偿(房屋重置价1500元/平方米)或异地重建。选择异地重建的村民,政府按每人30平方米标准提供宅基地,并补贴建房成本200元/平方米。同时,通过与周边企业合作,为村民提供100个就业岗位。
法律要点:
重建合法性:异地重建需取得规划许可,且不得占用基本农田。宁德市要求重建项目需经市自然资源局审批。
就业保障:政府需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安置协议,明确工资待遇及社保缴纳。协议需报市人社局备案。
社会保障:被征地农民纳入养老保障体系,缴费标准按省、市规定执行。宁德市规定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3000元。
三、社会监督:六公开两监督制度
宁德市建立“六公开两监督”制度,即公开产权面积、被征收户信息、补偿结果、评估报告、补偿方案及房源信息,接受监督部门及社会各界监督。
案例分析:
古田县某项目征收过程中,被征收人发现评估机构未按市场比较法评估,导致房屋价值低估。经监督部门核查,评估机构被责令重新评估,并处以5万元罚款。重新评估后,房屋价值提高20%,被征收人补偿总额增加12万元。
法律要点:
评估机构责任:评估机构需对评估结果承担法律责任,违规操作将面临行政处罚。宁德市规定评估机构需具备A级资质。
监督渠道:被征收人可通过政府网站、信访渠道等途径反映问题。监督部门需在15日内作出答复。
责任追究:对截留、挪用补偿款的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宁德市规定补偿款需专户存储、专款专用。
免责声明: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立即联系网站管理员,我们会给与以更改或者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
律师咨询电话:151-0115-1037
上一篇:漳州房屋拆迁补偿政策新规:2025年房票安置与区片地价双轨制
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