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自然资源部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,明确“八不准”原则。本文结合《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》《乡村振兴促进法》,解析农村违建的六大界定方式及处置政策。
典型案例:抢建房屋不予补偿的司法认定
2024年,某村纳入拆迁范围后,村民周某连夜在宅基地上加建300㎡房屋。拆迁时,周某要求按新建面积补偿被拒,起诉至法院。法院审理认为:
建设时间违法:该建筑建于征收公告发布后,属于“突击抢建”;
目的违法:主观上为获取超额补偿;
程序违法:未取得《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》。
最终判决驳回诉求,且周某因伪造审批文件被行政拘留10日。
六大违建界定方式
方式一:未批先建
需同时满足“双审批”:
宅基地审批:经村委会初审、乡镇政府审核、县级政府批准;
规划审批:取得《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》。
2025年某省核查显示,未批先建占违建总数的58%,其中31%涉及伪造村委会盖章。
方式二:超占面积
执行“三不超”标准:
占地面积不超省定标准;
建筑面积不超审批面积的10%;
建筑高度不超当地限高(如山区限高10米)。
2024年山东某案例中,村民获批150㎡宅基地,实际建房180㎡,超出部分被没收并罚款1.8万元。
方式三:改变用途
重点整治三类行为:
宅基地建厂房:需办理《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》及《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》;
设施农用地非农化:如养殖场改建为仓库;
耕地建房:包括看护房超标(单栋面积不得超过15㎡)。
2025年河南某养殖场因将钢架棚改为加工车间,被责令拆除并罚款5万元。
方式四:违反规划
需符合“三区三线”管控要求:
生态保护红线内:禁止新建任何建筑;
永久基本农田:严禁非农建设;
城镇开发边界外:限制大规模开发。
2024年某民宿因位于风景名胜区核心区被拆除,业主获赔仅限装修投入。
方式五:非本村居民建房
严格执行“一户一宅”主体资格审查:
城镇居民不得购买宅基地;
外村村民需通过合法流转取得使用权;
返乡创业人员需办理集体建设用地审批。
2025年浙江某案例中,城里人购买宅基地建房被没收,买方与卖方均被罚款。
方式六:安全不达标建筑
重点排查:
未通过抗震设防审查的砖混结构房屋;
使用海砂等不合格建材的建筑;
擅自加层的D级危房。
2024年某村因发生自建房坍塌事故,全村开展建筑安全整治,拆除违建12处。
处置政策差异化
历史遗留问题:
1987年《土地管理法》实施前建设的房屋,可补办手续确权;
1987-2019年间建设的,按不同时段处理(如2008年前建设的可罚款后补证)。
新增违建:
2020年7月3日后新建的,实行“零容忍”立即拆除;
抢建房屋不仅不予补偿,还可能追究行政责任。
整改合规:
超占部分可没收后由集体经济组织管理;
改变用途的建筑限期恢复原状可免于处罚。
合规建设指南
建房前:
向乡镇政府提交《农村宅基地和建房申请表》;
签订《农村宅基地使用承诺书》;
取得《农村宅基地批准书》及《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》。
建设中:
按批准位置、面积、层数施工;
悬挂施工公示牌(标注监督电话);
接受乡镇政府“四到场”检查(批前选址、批后放线、建中巡查、竣工验收)。
建成后:
申请乡镇政府组织验收;
办理不动产登记;
保存审批文件备查。
免责声明: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立即联系网站管理员,我们会给与以更改或者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
律师咨询电话:151-0115-1037
上一篇:农村违章建筑认定的标准是什么?
下一篇:返回列表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