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法律知识 > 违法征拆 > 违章建筑

贵州毕节市违建厂房强拆维权:律师助力补偿争取全攻略

更新时间:14 小时前阅读: 京云律师事务所

毕节市因环保整治、产业升级等需求,对违法建筑实施强拆的情况频发。然而,部分厂房因历史原因未办证或手续不全,被误认定为“违建”。本文结合2025年最新判例与法律条文,解析企业如何通过法律途径争取合理补偿。

一、违建认定:法律边界与程序要求

违建的法定情形:

根据《城乡规划法》第六十四条,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筑,可限期改正或罚款;无法改正的,方可拆除。但若厂房建于2008年《城乡规划法》实施前,或因地方政府鼓励建设未办证,可主张“历史遗留问题”补偿。

程序合法性审查:

强拆前需履行“催告—听证—作出强制执行决定”等程序。例如,2025年大方县某企业因未收到催告通知即被强拆,法院判决强拆行为违法,并责令赔偿设备损失20万元。

二、维权路径:四大核心策略

行政复议:

对强拆决定不服的,可在60日内向上一级政府申请复议。例如,黔西市某企业通过复议撤销了原强拆决定,并重新协商补偿方案。

行政诉讼:

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,请求确认强拆违法并赔偿损失。根据《国家赔偿法》第四条,违法强拆导致财产损失的,应按直接损失赔偿。例如,织金县某企业获赔厂房重建费用50万元。

证据收集:

强拆前后需通过拍照、录像、公证等方式固定证据,包括厂房现状、设备清单、经营记录等。例如,纳雍县某企业因提前公证设备价值,最终获赔设备损失30万元。

律师介入:

专业律师可协助制定维权策略,包括申请政府信息公开、调查拆迁程序瑕疵、参与谈判等。例如,威宁县某企业通过律师介入,将补偿标准从“零补偿”提高至市场价60%。

三、案例分析:从“零补偿”到百万赔偿

案例:七星关区某砖厂环保关停补偿

2025年,该砖厂因废气排放不达标被责令关停,拆迁方以“政策性关停”为由拒绝补偿。律师介入后发现:

砖厂排污许可证有效,且已安装自动监控设备,数据异常系设备故障;

拆迁方未履行“环境监管失职处分”程序,关停决定违法。

最终,法院判决拆迁方按重置成本价补偿厂房、设备损失280万元,并赔偿停产损失120万元。

四、法律提示:维权注意事项

时效限制:行政诉讼需在知道强拆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提起,逾期将丧失诉权。

避免对抗:强拆后自行重建可能导致证据灭失,甚至被认定为“新违建”。

协商技巧:以“程序违法”为筹码,推动拆迁方提高补偿标准,而非直接拒绝协商。

结语

毕节市的违建厂房维权,核心均在于“程序合法性”与“权益对等性”。被拆迁人需牢记: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,及时取证、依法维权才是突破“零补偿”困局的关键。

免责声明: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立即联系网站管理员,我们会给与以更改或者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
律师咨询电话:151-0115-1037

全国免费咨询电话:

400-8816-088

问题反馈:guojunping@jingyunlawyer.com

服务时间:周一至周日9:00-21:00

联系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1座4层

律师微信

扫描二维码

随时咨询法律问题

备案号:京ICP备15019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