怀化市2025年推进乡村振兴项目,部分村民遭遇“低压签约”问题。根据《怀化市集体土地与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办法》,被迫签订不合理协议可通过法律途径撤销。本文结合案例解析维权要点。
一、协议效力认定:三大情形可撤销
欺诈胁迫:拆迁方以断水断电、威胁亲属就业等手段逼签;
重大误解:对补偿标准、安置方式存在认知错误;
显失公平:补偿款低于政策最低标准的70%。
二、维权路径:行政复议与诉讼双选择
行政复议:向市自然资源局申请复议,时效60日;
行政诉讼:向中级人民法院起诉,时效6个月。
三、证据固定:五类材料必备
协议原件:证明签署时间、补偿条款;
胁迫证据:录音、录像、证人证言;
政策文件:地方政府补偿标准红头文件;
评估报告:第三方机构出具的房屋价值报告;
同类案例:周边地区补偿判决文书。
四、案例分析:溆浦县某村维权实操
2025年,溆浦县某村村民李某被诱导签署“空白协议”,后发现补偿款仅为政策标准的60%。其维权步骤如下:
收集证据:保留拆迁方“不签就强拆”的录音,调取周边村庄补偿标准文件;
申请复核:委托评估机构对房屋进行二次评估,确定市场价值为80万元,而原协议补偿款仅48万元;
提起诉讼:以“显失公平”为由起诉至法院,法院采纳评估报告,撤销原协议并责令重新补偿。
五、补偿标准核查:四步对比法
核对区片地价:确认土地补偿费是否符合湘政发〔2024〕1号文件;
校验房屋系数:砖混结构补偿不得低于800元/㎡;
计算安置费用:临时安置费需覆盖过渡期全成本;
审核奖励条款:签约奖励不得超过总补偿的10%。
六、预防措施:签约前“三查三不签”
查主体资格:拆迁方需提供政府授权委托书;
查补偿明细:逐项核对房屋、土地、附着物补偿;
查支付方式:补偿款须存入政府监管账户。
结语
怀化市农村房屋拆迁维权需以证据为核心,通过法律程序纠正不公。村民应拒绝签署“概括性协议”,要求拆迁方出具补偿计算清单,并在律师指导下完成签约。政府方面,怀化市已建立“签约复核制”,对争议协议启动专项审查。
      免责声明: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立即联系网站管理员,我们会给与以更改或者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
律师咨询电话:151-0115-1037
   
上一篇:十堰市农村房屋拆迁:被迫签约不合理协议的法律救济路径
下一篇:返回列表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