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,苏州工业园区某电子厂因土地用途变更面临拆迁,企业主王先生按协议应获补偿款8000万元,但征收方以“财政资金紧张”为由拖延支付。这并非个例——据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统计,2025年上半年全市厂房拆迁补偿纠纷中,62%涉及款项拖欠。当补偿款“卡壳”,企业主该如何通过法律途径破局?
案例分析:从“拖延战”到“强制执行”
2025年5月,昆山某五金厂因政府征收需搬迁,双方签订补偿协议约定60日内支付3200万元。然而,征收方仅支付500万元后便以“审计未通过”为由拒付剩余款项。企业委托律师后,律师团队通过三步走策略解决问题:
证据固定:调取协议原件、付款凭证、沟通录音,证明对方违约;
行政复议:向苏州市政府申请复议,指出征收方未履行《苏州市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办法》第28条规定的“分期支付备案义务”;
司法强制执行:复议维持原决定后,企业向苏州工业园区法院提起行政诉讼,法院判决征收方15日内付清余款,并冻结其账户资金。
最新法律依据与操作指南
协商与投诉前置
根据《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》第45条,企业应首先与征收方书面协商,明确拖欠原因及付款计划。若协商无果,可向苏州市住建局征收管理处投诉,该部门有权对拖延行为进行督办。
行政复议:60日黄金期
企业可在知道权益受损之日起60日内,向苏州市政府申请复议。需提交材料包括:
补偿协议原件及复印件;
拖欠证明(如银行流水、催款函);
征收方书面答复(如有)。
案例启示:2025年吴江区某纺织厂通过复议,成功追加因拖延导致的利息损失补偿,利率按LPR(贷款市场报价利率)的1.5倍计算。
行政诉讼:终极救济手段
若复议未果,企业可在15日内向法院起诉。根据《行政诉讼法》第12条,法院将审查补偿标准合法性、程序正当性及支付义务履行情况。关键证据:
评估报告(需加盖评估机构公章及注册房地产估价师签章);
征收公告及补偿安置方案(证明补偿标准公开透明);
资金监管协议(若征收方未将补偿款存入专用账户,可主张其违约)。
风险防控建议
分期付款条款设计:在协议中约定“首期支付50%,搬迁后30日内付清余款”,并明确逾期违约金(日万分之五至千分之一);
公证提存:若征收方拒绝接收房屋,企业可将钥匙及产权证明提交公证处提存,避免被反诉“未履行搬迁义务”;
信用惩戒申请:向法院申请将拖欠方纳入失信名单,限制其高消费及招投标资格。
免责声明: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立即联系网站管理员,我们会给与以更改或者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
律师咨询电话:151-0115-1037
上一篇:徐州工厂被拆除没签合同有补偿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