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,城中村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、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的重要举措。海南省文昌市近年来通过科学规划与政策引导,在城中村拆迁补偿中形成了“依法补偿、保障民生”的鲜明特色。本文结合最新政策文件与实际案例,解析文昌市城中村拆迁的核心补偿标准与安置方案。
一、补偿标准:区片综合地价与青苗补偿双轨并行
根据文昌市人民政府发布的《文昌市人民政府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(文府〔2025〕216号)》,城中村拆迁补偿以《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重新公布全省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通知》为依据,实行“土地补偿费+安置补助费”双轨制。例如,会文镇区片综合地价为87066元/亩,其中土地补偿费41460元/亩、安置补助费45606元/亩。若涉及耕地、林地等特殊地类,补偿标准需结合《海南省征地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》细化核算。
案例分析:2024年文城镇某城中村改造项目中,一户村民拥有1.2亩宅基地及附属果园。根据政策,其土地补偿费为41460元/亩×1.2亩=49752元,安置补助费为59657元/亩×1.2亩=71588.4元(按文城镇更高标准执行),果园青苗补偿按果树种类、树龄分档计算,最终该户获补偿总额超50万元,较旧政策提升约30%。
二、安置方案:多元选择保障居住权益
文昌市城中村改造坚持“先补偿后搬迁、居住条件改善”原则,提供货币补偿、产权调换、异地安置三种方式:
货币补偿:按区片综合地价与房屋评估价一次性支付,适用于已购置商品房或投靠子女的家庭。
产权调换:以“拆一补一”为基准,按被征收房屋合法面积置换安置房,超面积部分按市场价结算。例如,琼海市富海产业园区项目规定,被征收房屋按1:1建筑重置价补偿,安置区宅基地面积分75㎡、120㎡、140㎡、160㎡四档,满足不同家庭需求。
异地安置:对原址无法回迁的项目,政府在规划新区提供配套完善的安置小区,并承担三层地基建设费用,减轻村民建房负担。
三、法律保障:程序公正与权益救济双管齐下
文昌市严格遵循《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》与《土地管理法》,确保补偿安置全程公开透明:
前置程序:征收决定前需完成社会稳定风险评估、补偿费用足额到位、征收补偿方案公示(公示期不少于30日)等法定动作。
异议处理:若过半数村民认为方案违法,政府将组织听证会;对补偿结果不服的,可自公告发布之日起60日内申请行政复议,或6个月内提起行政诉讼。
司法保障:2025年文昌市法院设立“征地拆迁专审庭”,对补偿协议履行、强制拆迁合法性等案件实行“快审快结”,全年审结相关案件127件,群众满意度达98.6%。
结语
文昌市城中村改造通过“标准化补偿+人性化安置+法治化保障”模式,实现了城市更新与民生改善的双赢。未来,随着《海南省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标准》的深化实施,城中村改造将更注重产业导入与社区治理,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可复制的“文昌样本”。
免责声明: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立即联系网站管理员,我们会给与以更改或者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
律师咨询电话:151-0115-1037
下一篇:返回列表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