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法律知识 > 家庭房产 > 拆迁析产

房屋拆迁过程中,买方和卖方之间的合同纠纷如何处理?

更新时间:2 周前阅读: 京云律师事务所

2025年,房屋拆迁合同纠纷频发,其中买卖双方违约问题尤为突出。北京市一起案例中,卖方在拆迁前反悔,买方通过法律途径获赔违约金。本文结合典型案例与最新法规,解析拆迁合同纠纷的处理规则。

一、典型案例:卖方违约,买方获赔违约金

案情回顾

2025年,北京张先生与李女士签订房屋买卖合同,约定以500万元购买朝阳区某房屋。合同签订后,该房屋被纳入征收范围,李女士以“房价上涨”为由拒绝过户,要求解除合同。张先生诉至法院,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并支付违约金。

法院审理焦点

合同效力认定

合同是否因拆迁而自动终止?

拆迁是否构成“不可抗力”?

违约责任承担

李女士是否需支付违约金?

张先生能否要求继续履行合同?

裁判结果

法院判决李女士支付违约金100万元(合同总价20%),并继续履行合同。依据:

《民法典》第五百七十七条:违约方需承担继续履行、赔偿损失等责任。

最高法解释(2025年):拆迁不属于不可抗力,卖方不得以此为由拒绝履约。

二、法律解析:拆迁合同纠纷的四大处理原则

1. 合同优先原则

根据《民法典》第四百六十五条,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。拆迁不影响合同效力,双方应按约定履行。

2. 违约责任认定

卖方违约:拒绝过户或要求加价的,买方可要求继续履行或解除合同并索赔。

买方违约:拒付房款或拖延履约的,卖方可没收定金或要求赔偿损失。

3. 2025年最新规定

格式条款效力:如合同约定“拆迁时合同自动终止”,该条款可能因排除买方主要权利被认定无效(依据《民法典》第四百九十七条)。

违约金调整:法院可根据实际损失调整违约金,但需买方举证损失金额。

三、实务建议:如何防范拆迁合同纠纷?

明确条款:在合同中约定“拆迁不影响合同效力”,并规定违约金比例。

及时履约:买方应按期支付房款,卖方应配合过户,避免拖延导致违约。

法律救济:一方违约时,另一方应及时发函催告,并保留证据以便诉讼。

结论

拆迁过程中,买卖双方应严格遵守合同约定。2025年司法实践强调合同优先原则,违约方需承担高额违约金。建议当事人提前约定纠纷解决方式,并留存履约证据,以降低法律风险。

免责声明: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立即联系网站管理员,我们会给与以更改或者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
律师咨询电话:151-0115-1037

全国免费咨询电话:

400-8816-088

问题反馈:guojunping@jingyunlawyer.com

服务时间:周一至周日9:00-21:00

联系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1座4层

律师微信

扫描二维码

随时咨询法律问题

备案号:京ICP备15019254号